战国竹简版本《诗经》在安徽大学发布

 人参与 | 时间:2025-05-29 05:19:42

  本报讯9月22日上午,战国竹简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一期研究成果《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版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诗经

  自2015年竹简入藏以来,安徽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在黄德宽、大学李家浩、发布徐在国教授的战国竹简带领下投入竹简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历经四年,版本终于将安大简第一辑《诗经》奉献给学界和社会。诗经

战国竹简版本《诗经》在安徽大学发布

  据悉,安徽安大战国楚简《诗经》是大学目前发现的抄写时代最早、存诗数量最多的发布古本,同时也是战国竹简未经后代改动过的较原始本子,与以往所见的版本本子既有诸多不同,也有较多契合。诗经发布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内容为简本《诗经》的初步整理研究成果。

战国竹简版本《诗经》在安徽大学发布

  安大简大数据

战国竹简版本《诗经》在安徽大学发布

  何为安大简?据介绍,该简时代为战国早中期,保存状况良好;2015年入藏安徽大学。

  竹简由不同人抄写,书体风格多样,字迹清晰,内容包涵多种古书。目前初步认定的主要内容有:《诗经》、楚史类、孔子语录和儒家著作类、楚辞类、占梦及相面类等,其中有些有传世版本对照,还有不少是从未见到过的古佚书。

  学界一致认为“安大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和“清华简”之后,出土先秦珍稀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竹简自带编号

  安大简《诗经》共有编号117个,存简93支,竹简保存良好,字迹秀美。完简长约48.5厘米,宽0.6厘米,三道编绳,每一支简最少书写27字,最多的达35字。竹简背后有刮痕,简首尾留白。尤为重要的是,散乱的竹简自身带编号,免去了编联之繁琐。

  安大简《诗经》存诗58篇,内容属《国风》,见于今本毛诗《周南》《召南》《秦风》《侯风》《鄘风》《魏风》。饶有趣味的是,《侯风》六篇属今本《魏风》,《魏风》中的大部分诗又在今本《唐风》中。黄德宽先生认为《侯风》就是今本《王风》,但所收的诗与《王风》并不是一回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将为研究十五国风的定名和其所涉的地域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窈窕淑女”还是“腰嬥淑女”?

  安大简《诗经》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其丰富的异文材料(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一方面为我们更科学正确地解读诗意指明了道路。比如:今本《诗经·鄘风》中有一篇叫《墙有茨》过去讲“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关于“中冓”的意思,学者聚讼不一。安大简记录此词的文字形式也见于甲骨文,学界考释此词表示夜晚之义。释作“夜晚”于诗意甚为允洽。今本《诗经》第一篇《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几乎是家喻户晓。关于“窈窕”的意思,学者意见不一。安大简作“要翟”,实际上是“腰嬥”,“腰嬥淑女”,就是身材匀称美好的女子。还有今本《硕鼠》,过去多认为“硕鼠”是大老鼠,简本作“石鼠”,读为“鼫鼠”,即昆虫蝼蛄。

  另一方面,简本与今本的对读,很多古文字字形可与今天对上,为古文字考释指明了正确的考释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古文字考释的进程。

  另外,安大简《诗经》出现了一些之前未见的战国文字新字和新见字形,这对于研究文字形体演变乃至文字学史都有一定参考的价值。(蔡丽丽吴磊徐红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唐萌)

顶: 58踩: 42365